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斌同志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项目不仅是十二公司今年的一号工程,也称得上是集团现阶段的一号工程。我们一定要发扬善建精神和新时代‘飞将军’作风,圆满出色地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之所以被称为“一号工程”,是因为项目十分重要。那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今天小编就带你全方位了解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的重要性。
投资最大的公共文化建筑
时间追溯到2012年12月24日。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四川社会科学馆、四川大剧院建设项目三个项目在成都集中开工。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副省长黄彦蓉出席项目开工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政府投资最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对改善和提高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示范带动全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新川创新科技园,由文化演艺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艺术创研展览馆3个子项目组成。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天府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和现代化的文化综合体。
家门口的大剧院
“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建成后,四川人不用再去北上广,在家门口就有机会观看到世界最顶级艺术团体的演出。”这是对项目功能的简要概括。作为四川省艺术创作的策源地、文化创意的孵化园、百态演艺的争妍场,群众文化的滋养园,项目将极大地满足四川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群众文化中心。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化馆、偏于内部使用的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中心、满足多姿多彩群众活动的群艺广场构成了群众文化中心。在这里,文武曲艺都有地方大展身手,包罗万象,可以为公众带来盛大的文化盛宴。
文化演艺中心。紧邻主要城市规划路,交通便利;两侧入口广场,满足有效疏散大量观演人流需求;1400座的歌剧厅、600座的音乐厅、400座的曲艺厅,分层排布;通高中庭组织连接各个厅堂,高雅大气;错落排布的“琴弦”,有序镶嵌的“钢琴键”,仿佛在演奏着动人的音符,随着弧形楼梯飘扬在整个中心上空。
艺术创研展览馆。离西侧市民广场较远,相对独立;中央通高中庭分隔不同功能区,动静皆宜;满足餐饮、票务、办公等后勤服务,配套齐全。
三大功能、三大分区,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其实四川省并不缺乏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但是将专业文艺院团的剧场资源和群众文化的服务场所有机整合在一个场地还尚属首次。建成后,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可以在这里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在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这个缩小版的“国家大剧院”,四川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感受全方位的文化润泽。
造型优美的“大灯笼”
项目总设计师刘艺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建筑是有预设目标的社会行为,在当下一直处于持续变化的中国,建筑设计应该找到表达社会新事物和新动向的路径,包括空间策略和形式语言。”总的来说,项目外型设计取意于四川文化的绚烂名片——蜀锦。远观项目,宛如三卷由蜀锦编织而成的书卷在缓缓展开。俯瞰项目,是三个体量不一的圆锥形单体建筑。设计方案公布之初,有网友戏称项目为“大蒸笼”,而刘艺更愿意将之比作是“大灯笼”。他说:“项目运用符号化处理对形体进行旋转与组合,形成富有超越性与冲击力的空间形象,传递着全新的时代精神。”项目折射出的,是四川欣欣向荣、充满活力的艺术创作。
为何是灯笼,因为灯笼寓意喜庆、团圆、丰收,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醒目的符号。用现代化的材料包裹,在成都平原多阴天的白天,也可以敏感反射光线,让“大灯笼”生动可爱。在夜晚,通过内部LED灯向外发出不同的光线,建筑物就可呈现不同的色彩效果,红灯笼、黄灯笼、粉灯笼......活泼灵动。
匠心独运的外观造型、功能齐备的内部构造,对普通民众来说,文化中心是可以实现专业艺术与群众文化“一家亲”的文化阵地。而对建设者来说,则是各种技术重难点叠加的充满挑战的建设之旅。作为项目的施工方,华西虽然在公共建筑领域有着十分雄厚的实力和十分丰富的业绩,项目团队也曾多次获得“鲁班”奖等殊荣。但如何高质量按期完成文化中心施工任务,对团队来说确实也是很大的挑战。
立项早、定位高、功能全。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是如何攻坚克难、超越期待,刷新行业业绩,彰显华西速度、华西品质、华西担当,我们未完待续......
文/王丽娅